為了把保健食品做成錠劑、膠囊、飲品等各種產品型態,在製造時經常需要額外添「賦形劑」,或為了容易入口,也會添加各種「調味劑」「香料」與「食用色素」,這些都是保健食品中可能含有的添加物。因此購買時也要特別注意產品中的糖、鈉含量,以及防腐劑的種類,避免影響健康。
常見於保健食品中的添加物種類
- 賦型劑:澱粉、硬脂酸鎂、乳糖
- 增稠劑:糊精,羧甲基纖維素,明膠
- 崩散劑:羧甲基纖維素、膠化澱粉、羧基澱粉丙酸酯
- 助流劑:二氧化矽、硬脂酸鎂
- 調味劑:酸味劑,甜味劑,調味料,香料
- 防腐劑:己二烯酸、苯甲酸等21種
- 天然色素:葉綠素、花青素、甜菜素
- 人工色素:食用紅色6號、7號,食用黃色4號、5號,食用綠色3號,食用藍色1號、2號。
潛藏於保健食品中的添加物
食品添加物必須依照 〈衛生署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〉訂有准用種類以及用量上限,並且抽樣檢驗。
但民眾需要自行注意的是,添加物會提升產品的鈉、糖的含量。
100公克的食物中,鈉超過500毫克就屬於高鹽產品,蜆精、葡萄糖胺產品容易有含量過高的情形發生。100公克的食品含糖量超過15克就算是高糖,通常為了提高飲品的適口性,液態產品會添加許多的糖分,有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需要更特別的注意。
另外,防腐劑長期使用會導致肝臟病變,黃色色素會引起兒童過動,因此使用產品前要特別留意添加物及注意事項的標示。
>>延伸閱讀:保健食品的來源?天然萃取vs人工合成,你選哪一種?